管理与服务机构
院士工作站 招生办公室 图书馆 保卫处 建设发展规划处 资产管理处 审计处 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处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处 团委 学生与就业工作处 国际交流处 后勤处 财务处 宣传统战部、融媒体中心 纪检监察处 科研处 组织人事处 教务处 党委办公室、校办公室
教育与研究机构
创新创业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医学影像学院 人文传媒学院 口腔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医学检验学院 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护理学院
重要新闻
最新!明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
时间:2022-05-13浏览量:4708次播报 关闭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要点梳理↓
  • 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
  • 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 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在2022年12月31日前可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
  • 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

  • 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支持举措,延期期间不计复利、不收罚息、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
  • 运用线上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摸排等各类渠道,与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普遍联系,为每人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 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 健全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鼓励受疫情影响地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实行网上签约。对延迟离校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
  • 从2023年起,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
  • 指导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岗位实际,合理确定入职体检项目,不得违法违规开展乙肝、孕检等检测。
  • 对外科、内科、胸透X线片等基本健康体检项目,高校毕业生近6个月内已在合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的,用人单位应当认可其结果,原则上不得要求其重复体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等设立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

    (来源:湘微教育)

上一条:以爱之名,坚守使命 ——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护理学院举办5.12护士节授帽仪式
下一条:教育部长怀进鹏:以“百日冲刺”状态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微信新闻号
微信服务号
更多新媒体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